好的,我会帮你把文章每段语义保留的同时,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整体字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
提起密山剿匪这段历史,作者与之有着非常深厚的个人联系。作者的二爷,也就是爷爷的亲二哥,曾是虎林独立团的一名英勇战士。二爷在密山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由于他未婚无子,按照当时的习俗,作者的父亲被过继为二爷的继承人。多年过去,家中除了那张烈士证书外,对于二爷牺牲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安葬在哪里,依然是一无所知。这成为了作者家庭中挥之不去的一大遗憾。
展开剩余75%回到正题。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仅过了四天,8月12日,苏联红军攻入密山,成功解放了这座城市,结束了日本侵略者对密山长达数年的统治。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特殊时期,当地一些土匪趁机组织起名为“维持会”的反动武装,企图保持对地区的控制。苏军即将撤回国内之际,在我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联军,为巩固和建设根据地,迅速发动了对这些土匪的剿灭行动。
1946年4月6日,由司令员肖荣华和政委谭文邦亲自带领,牡丹江三支队的十七团和警卫团从东京城出发,抵达鸡西。在前进途中,部队连续击溃了多股盘踞的土匪。4月8日,警卫团在团长王景坤的率领下进入平阳镇,随后于4月13日对盘踞在永安的土匪头目杨世范的部队展开突袭,歼灭匪徒百余人,俘虏三十余名,取得了重大胜利。
4月15日,东安地委机关专员吴亮平从宁安赶赴鸡西,准备接收东安地区。当天,土匪头目郭清典率领五百余名匪徒偷袭我驻守永安的警卫团,经过激烈交战,我军活捉敌人二十余人,击毙三十多人,缴获枪支五十八支。三营尹连长在战斗中光荣牺牲。4月16日,在半截河的郝家大院,警卫团与土匪祁少午、赖明发部队激烈交火,击毙匪徒三十余人。4月17日,继续消灭祁赖两部匪徒二百余人。4月25日,警卫团成功进驻密山。
1946年4月,常永年率领虎林独立团由虎林向密山挺进。在途经湖北站时,与土匪头目卢俊堂遭遇,经过一场惨烈激战,最终击败敌军,顺利进入密山。4月下旬,成立了东安地区工作委员会,老红军梁定商任主任,常永年兼任公安局长,李希才为公安大队长。工作委员会全面接管东安地区。4月27日,苏军撤回国内。土匪郭清典、杨世范、卢俊堂、祁少午等人集结起来,发动攻势,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争夺密山。
1946年5月,虎林独立团和东安工作委员会被迫战略转移,撤出东安。郭清典等土匪趁机占领东安,随即对当地朝鲜族居民展开血腥屠杀,造成了震惊当地的“五·二六”大惨案,惨无人道的杀戮令东安附近无辜群众惨遭屠戮。6月13日,警卫团联合鸡宁县大队夺回平阳镇,俘获匪团长毕星奎等一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三五九旅奉命由阿城向东安挺进。6月21日,在连珠山一带与土匪激战整夜,俘获三百多名匪徒,击伤三百余人,缴获各类火炮十九门,机枪二十余挺,步枪三百余支。各路匪帮四处逃窜,狼狈不堪。
6月22日,三五九旅成功解放东安。6月30日,郭匪在宝清龙头桥布置重兵,企图阻止我军追击。三五九旅的七一七团和七一九团经过四小时激战,将土匪击退。我军牺牲干部战士三十余人,他们的英名永载密山烈士纪念碑。7月8日,我军在宝清再次歼灭郭匪千余人,匪首郭清典、杨世范、卢俊堂等逃往长春,祁少午被俘押往依兰县,匪帮彻底溃散。
1946年7月8日,东北局土改工作团抵达东安市,开始开展反奸清算和土地改革运动。9月,半截河农民自卫队逮捕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旅长、东安保安总队第六大队队长赖明发,随后公开审判处决。同时,三梭通区的翻身群众捕获并击毙了东安保安总队第四大队队长曹本初。12月,又处决了罪大恶极的“中央胡子”王兴吾和姜春芳。到1948年4月,共审判处决了十九名土匪头目。
密山剿匪行动中的最大土匪头目郭清典,于1949年在天津(另有资料称是在长春)被捕。1950年9月1日,郭清典依法被处以死刑,结束了这段黑暗历史。
---
需要我帮你进一步润色或调整细节吗?
发布于:天津市